致青春 周口市傳染病醫院抗疫“90”后風采(4)
王心雨的小目標----記周口市傳染病醫院隔離病區護士王心雨
“疫情面前我們是戰士,在這個國難當頭的時刻,在祖國最需要醫護人員之時,我定當沖鋒在前,為抗擊疫情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。”“新兵”王心雨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寫下請戰書。
王心雨是攀著“90”后尾巴的青年護士,剛到醫院入職3個月便要面對洶涌而來的疫情,對這個青年可是個不小的考驗。她沒有絲毫猶豫,主動寫下請戰書要求到距離病毒最近的隔離區工作。對媽媽說作為一名白衣天使內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,我要去履行對南丁格爾的誓言。作為一名90后年輕的護士,用最簡短、最樸實的語言詮釋了救死扶傷的大無畏精神和無私奉獻的職業道德。
剛進去隔離病區不適應,一切從頭摸索著做,需要付出了異常的努力和艱辛的汗水,一切困難都嚇不倒這個勇敢的小姑娘,累了想想自己的使命和誓言,咬咬牙再堅持一下。往返于病房之間,為了節約穿防護服時間、節省防護物資以及避免出現交叉感染,忍者全身過敏帶來的痛苦與不便,不能喝水、不能上廁所,與時間賽跑,同病毒戰斗。為了更加照顧好患者,她總是第一時間和熟悉患者的情況,盡快投入到護理工作中去,晝夜奮戰,超負荷工作。每次晚班都要工作八個小時以上,有時還要接收新入院患者、同時護理多位病人,隨時觀察他們的生命體征,上班時間她就在一直不停地來回跑。汗水浸濕了防護服,口罩在她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。
隨著疫情防控的深入,患者的增多,工作量也愈加增大。有一次要求夜里完成患者轉運,平時自詡膽子挺大的王心雨也感到了恐懼?;颊咿D運不能使用電梯,步行走樓梯要通過一個沒有燈光的走廊,先是為患者搬病房,細心的收納患者生活用品裝進行李袋,提不動就背,厚厚的防護服下面早已汗流浹背。安置好病人后開始搬運治療室和儀器。工作量大、動作多導致的護目鏡、防護口罩變形和移位引起護目鏡起霧,到最后根本看不見,就靠扶著墻一點一點挪,將近5個小時完成全部轉運任務。
3月8日在院患者“清零”是我的第一個小目標。王心雨說她的下一個小目標就是等摘下口罩的時候做個面部保養,去掉過敏、勒痕的天使印跡,變回小姐姐模樣。(王強 文/圖)

